首页 > 海德堡资讯 > 患者专栏 >

25/08/2020

NEWS
岁月易老,精神永存 ,88岁老人种牙记!


       今天的文章,有一些特别。
       与其说这是一篇文章,我更愿意说这是一个八十八岁老人给我们的故事分享。



       路老
       今年88岁,本名路福贵
 
       1933年生人,祖籍天津;
       1949年,年仅16岁的他,参军南下入湘革命;
       1952年6月,剿匪建政邵阳立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湖南省邵阳县委副书记、湖南省建委办公室主任、湖南省环保局副局长等职;
       1985年离休,路老思乡心切,2005年重新返回天津;
       2009年,路老加入天津市作家协会;
       2014年,他写的《找到湮灭六十五年的98位烈士》发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19年,获得国家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路老的一生是光荣的,作为一个南下干部,他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路老的一生也是幸运的,社会进步让他“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2019年路老遇见海德堡联合口腔,解决了困扰他40年的牙齿问题,让八十八岁的他重新获得了咀嚼的能力。
 
       为了表达他对医生的感谢,也为了向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分享他自己的种植牙经历,他给我们发来了这篇《八十八岁老人种牙记》,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后,受到欢迎。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原机关党委书记做了转发后,受到热烈欢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路老的分享。

       
       我今年八十八岁,和很多这个年纪的老人一样,牙齿状况开始越来越差。

       离休25年来,已经多次治牙、拔牙,我的上牙只剩4颗,下牙只有7颗,关键是它们左右分离、上下不对口,基本上就没有咀嚼能力。
       安装上假牙后,还是不能用力咀嚼,每天吃饭都只能摘下假牙,只能靠吞咽。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牙齿问题,我都很消沉。
       终于我意识到,这么反反复复的看牙真的治标不治本,不如从根源就解决问题。

被牙疼折磨,让我苦不堪言

       于是2017年底,经过四处寻医,我在天津一个诊所种了我的牙。
       那时候因为年龄偏大,加上技术发展没有到,不能在上颌种植满口牙,只能在左下颌种了两颗新牙,正好对着左上颌残存的四颗老牙。


第一次种植

       种牙后,效果还好,能够用左边牙齿咀嚼了。但是,一年后左上颌的四颗为我服务八十年的老牙又不争气了,牙周炎不时发作,牙根疼痛,牙体晃动,只能再改为半流食。
       我想:我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还怕这小小的牙疼?忍痛挺下去吧。 
       但是,2019年10月,我忽然看到一个信息:老年痴呆症竟然与牙周炎密切相关!




       2019年1月23日,世界著名《科学》杂志周刊《科学进展》发布一项研究报告:牙周病细菌可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研究者辛姆·辛格劳说:这是第一份有关牙龈卟啉菌的DNA和相关的牙龈菌蛋白酶在人类大脑中检出的报告。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发展越来越好。单位、家人都祝愿我长寿:“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我的家人常说:“您常说,您想念您的老战友,他们用黎明年纪的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黎明。您要坐上您的第四代人开的汽车到您剿匪的湘西南去看望您的老战友”!对呀,这是我老人的梦想。




       现在,已经有这样的科研报告: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因子就藏在牙龈炎患者口腔中,我为什么还要对口腔炎症采取容忍态度呢?!这个科技信息,让我警醒,好像战士听到了战斗开始的冲锋号……
       国家一再提出“改革开放成果共享”,“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先进种牙技术早就传入中国,我为什么在幸福面前犹豫徘徊呢?




       2019年底,我的侄子姜书东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开设在北京的德国海德堡联合口腔医院,在天津开设了分院。这个医院不仅能够“即拔即种”,还能够“颌骨重建”、“数字化种植”,特别是对“60岁以上老人颌骨的种植修复”有独特的研究和实践。




       这对正在牙龈炎折磨下的老人,如闻天籁。

      尤其让我高兴的是:62岁的姜书东率先垂范,在2019年12月18日,当天拔牙6个,即拔即种,种牙16个。他爱人陈华和他一起拔牙一个,种牙3个。
       第二天早晨,非常敬重老人的姜书东伉俪一起来到我家,两位指着自己满口整齐明亮的牙说:“看,这就是昨夜刚刚种好的牙”!我眼睛发亮,精神振奋,立即随他上车。
       上车后看到姜书东90岁老母亲,也就是我的老亲家兰淑香也同去就诊,我们一起奔赴海德堡医院。找到德方院长森德博士、中方院长李志峰院长,当面会诊、拍摄全息X光照片,当面定下了手术方案。




       2020年1月8日,我和90岁的老亲家先后动了手术。我的手术,上颌拔牙4个,同时打钛钢基钉6个,再安装12个牙冠,用时2个钟头;90岁的兰淑香打钢钉3个,不痛不肿,比我更顺利。 




       1月19日,我又在右下颌打进2颗钛钢钉,用时20分钟,一个月后再安装牙冠。
       手术时没感到痛,因为医生笑容满面,护士轻言细语,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术后三个小时麻药劲过去了,才感到有点痛,但这个痛在我这耄耋老人能忍受的范围之内。我没有吃止痛片。




        最近一个月,我已三次到海德堡联合口腔医院检查、拔牙、种牙。我已平安过三关——过敏关、疼痛关、肿胀关。
       手术之后,效果良好。海德堡医院特派了一名护士小张娜,随时随地解答我的问题,还有我的门诊负责阎大夫经常联系,耐心细心的关心我的恢复情况。




       春节后,新冠肺炎疫情那么紧张,医院还派出四位医生专门到我家慰问,送上口罩、漱口液、消毒水。




       与其说这是医患关系,不说是多了几个关心我的晚辈。
       院长、医生、护士,他们从专业的角度照顾了我的牙齿,也时刻的关心我这个八十八岁的老人,让我很感动。




       2020年1月25日,是我第二次手术后的第6天,中国传统新春佳节。
       小张娜来微信说:“爷爷,大年初一,给您拜年啦!”
       我也回复微信:“你好!新春快乐。我今天口腔没有炎症,术后良好。已经不再喝粥吃流食啦。今天中午吃饺子16个,还嚼了两个腊八蒜,4个杏仁,10颗果仁,嘎嘣嘎嘣脆响。吃粘豆包也不会粘掉假牙啦!久违了,童年时代咀嚼食物的好感觉、好味道回来了……”




       2020年5月3日,我到海德堡医院复查,李红萍医生为我检查、重做牙套,一切良好。她的手术精准细致,关心无微不至。她一再强调“不仅实用,而且要重塑微笑”,真是“仁心仁术”。
       2020年6月,我的门诊负责阎大夫多次关心,不仅到我家慰问,而且通过微信,问我最近感觉。
 
       我答复说:“对!吃饭嚼东西都挺好的,还能嚼花生米,嚼小米酥,啃哈蜜瓜,真是尝到了咀嚼的幸福。吃啥都想多吃点、多嚼一会儿。
        于是,体质也好了,我现在是“三少两快”——老年斑减少,打呼噜减少,晚上起夜次数减少(由每晚四次,减少到两次)!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快,写文章打字速度也越来越快!
 
       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邀请我参加提供七十一年前的南下历史资料,我用十五天时间就重新撰写了76000字的十篇纪实文章,从电子邮箱发给了他们,获得了赞扬!我感謝你们!再次谢谢你们”!
 
       前些日子,我发了一个微信。标题是:《我在己亥年四大亮点》
       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我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
       第二,耄耋老人写党史,三年发表三十篇;
       第三,《今晚报》、湖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老党员路福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表彰;
       第四,八十七岁老人,拔牙四颗,种牙16颗。






关于海德堡ABOUT HEIDELBERG
医院环境
医院历史
社会责任
医生团队DOCTOR TEAM
专家会诊
德国专家
明星医生
诊疗技术D & T TECHNOLOGY
微创治疗
数字技术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天津市海德堡联合口腔医院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167号(天津市人民体育馆旁)
联系电话:022-58969998
加入我们JOIN US
津ICP备18009904号-8 (津) 医广【2024】第06-11-06号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就诊请遵医嘱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836号

TEL / 022-58969998